为抓好昆明市体育学校参加云南省及全国各类比赛的参赛工作,深入落实《反兴奋剂中心“十四五”发展规划》,严格抓牢抓细抓实兴奋剂“零出现”、“零容忍”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以“拿干净金牌”价值观为基础的全覆盖、全周期、常态化、制度化的反兴奋剂教育,6月13日,我校特邀请云南省反兴奋剂中心专家柴苏杨老师对全校教练员、运动员及相关辅助人员等共计500余人进行反兴奋剂教育培训。
本次培训主要以三品为主,分别在报告厅和排球馆两个场地进行了分块培训。首场培训在报告厅,培训对象为食堂相关工作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与食品相关的反兴奋剂知识。根据我校现行食品管理规章制度,柴苏杨老师从食品兴奋剂防控的重要性、食品中常出现的兴奋剂成分、食品防控的总体要求、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说。
第二场次培训在排球馆进行,培训对象为全体运动员、教练员、各项目领队、副领队及相关辅助人员等。柴老师围绕兴奋剂的种类与危害、日常饮食防止误服、以及作为运动员应该如何规避误服含兴奋剂的“三品”等几方面,向大家进行了兴奋剂的综合知识普及。
柴老师指出,运动员们应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对进入自己身体的食物要负责;教练员、领队和其他相关人员要明确自身职责,严格监督运动员食品、药品、营养品的摄入,掌握反兴奋剂相关程序及法律法规,做好青少年运动员的指路人,对运动员的身心健康进行全方位的保驾护航。
本次反兴奋剂宣传教育让全体人员对反兴奋剂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特别是提高了新入队的运动员的反兴奋剂意识,让他们树立“拿道德的金牌、干净的金牌”意识,远离兴奋剂这条“高压线”,也对“三品”管理人员和教练、领队打了一剂“加强针”,提高了思想重视和政治站位。
兴奋剂是体育战线的政治“红线”、纪律“底线”,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兴奋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坚守兴奋剂“零出现”目标。全体教练员、运动员、工作人员要真正将反兴奋剂思想入脑、入心、入行,筑牢反兴奋剂防线,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每一项比赛中严格遵守反兴奋剂法律法规,秉承体育精神,拿干净金牌!